你昨晚睡得好嗎?你經常失眠嗎?老人常說人應該跟蹤生物時鐘入睡,否則多病,生物時鐘是真的嗎?
2017年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得主在當年10月2日揭曉,由3位美國遺傳學家霍爾(Jeffrey C. Hall)、羅斯巴敘(Michael Rosbash)和麥可.揚(Michael W. Young)共同獲得這項殊榮。3位傑出的遺傳學家為生物時鐘的基本機轉打開了大門。
所有的生物活體都能預測與適應環境中的日夜變化。
18世紀法國地球物理及天文學家吉恩(Jean Jacques d’ Ortous de Mairan, 1678-1771)研究含羞草(mimosa plant),發現葉子在白天張開,到了夜晚就閉合。當時吉恩自忖,如果把植物一直擺在黑暗當中會怎樣?吉恩發現,不論有沒有日光,葉子依舊照著原來的日夜波動張開及閉合,植物似乎有著它們自己的生物時鐘(biological clock)。後來,其他的研究者也發現,不僅是植物,連動物甚至人類都有一個生物時鐘,讓身體的生理狀態能適應一天之內的起伏,這個規則的調適稱作晝夜節律(circadian rhythm)。
在大腦核心部位有個地方叫視交叉上核,接受外界光線、身體活動以及進食訊息,進而協同自律神經系統、支配褪黑激素與腎皮質類固醇的分泌,這兩個荷爾蒙就是眾所周知內在節律的標記。視交叉上核可經由中樞神經系統控制與影響醒睡周期以及認知表現,也可以透過周邊管道影響心臟、肝臟、肌肉及腎臟。
我們體內的生物時鐘與許多身體功能有關,不同時段的行為、體溫、荷爾蒙、睡眠、代謝都深深地受到這個節律的影響。人們的生活作息型態如果長期與內在生物時鐘不一致,就有可能對正常生理產生不良作用,或提高罹患疾病的機會。
此外,醒睡周期不規律的時候,也可能是阿茲海默氏症等退化性大腦疾病的開始。晝夜節律的失調更是常見於阿茲海默氏症、巴金森氏症、路易體疾病、杭丁頓氏症等神經退化性疾病的病程當中,這些病人經常晚上不睡覺,白天則叫不醒,讓家人以為是失眠了。此外,醒睡周期不規律的發生,可能造成病情惡化與帶來照顧者巨大的壓力與負荷。